提高
记者的媒体素养
数据新闻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
数据新闻的出现对
传统
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挑战。
传统的新闻
创作理念和方法要求记者具备采集、写作、编辑、评论等基本专业技能,但目前还不能满足要求。
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新闻创作。
因此,当前新闻工作者应具备以下媒介素养。
[5]a.熟练运用计算机技能。
在当今这个
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的地位不容忽视。
互联网时代,特别是社交网络、电子商务和移动通信,将
人类社会带入了一个以/PB/(1024TB)为单位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
数据信息的新时代。
大量的数据信息摆在记者面前。
传统的计算机无法处理大量的不规则数据。
需要用云计算进行分析、处理、统计。
因此,今天的记者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
必须熟练使用计算机,才能处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美国面临的通胀可能是长期性的 过去抑制通胀的几个
因素,使得菲利普斯曲线平坦化的因素面对30年未有之变局出现逆转,美国面临
全球通胀不是昙花一现的周期性的通胀,而是长期的,可持续的,结构性的通胀,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大宗商品涨价潮不会长期持续 大家很关注的大宗商品只是第一波,我觉得大宗商品不会长期持续,因为目前来看
中国本身已经率先回归了政策的常态,回归理性。
比如说中国采取的政策使得去年的一些短期的刺激已经在逐步的被退出,中国的社会融资总量增速从13.4%,下降到现在的11.8%,
预计今年3季度进一步下降到11%左右,那时候中国的宏观杠杆率从去年的上升又会重新起稳了。
这个过程中对信贷比较敏感的部门,像房地产、基建,可能增速要比去年下半年有所
回落。
这个过程中其实从中国本身的
需求因素来讲,中国并不会造就新一轮的大宗商品超级周期。
全球发达国家中央银行放水,刺激需求
预期很高,叠加一些重要大宗商品出口国产能的约束,
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也会有逐步的转变,一些国家的产能逐步的恢复,同时到了今年下半年,今年底之前市场对于美国的通胀
卷土重来,引发美联储的政策可能会逐步转胀,缩表预期也会逐渐加强。
大宗商品现在不能说价格已经进入了周期的顶点,但不会出现大家担心的70年代滞胀的因素。
这种情形下中国的PPI也会到今年下半年左右就要回落了。
很多朋友担心
的是,现在对企业利润的打击,成本压力的上升。
CPI和PPI之间有个剪刀差,PPI到了6%,5、6月份PPI高达8%甚至更高的水平,当然对利润有挤压,但是这还谈不上滞胀,这是经济发展,经济周期里面比较短期的阶段。
就像过去也发生过,2013年有过,2016年、2017年有过,PPI和上游价格涨得多,中下游价格涨得少,对部分行业和企业有所谓的利润挤压的作用,但是持续的时间往往不会太长。
今年下半年我们预计PPI会随着基数原因和供给需求方面的一些预期,对流动性的预期会有所回落,下半年平均的PPI可能回落到4%—5%之间,对企业的压力会比目前有所减轻。
我这里想讲的是面临目前全球通货膨胀卷土重来的情况下,只关注大宗商品的优势,它只是散户里的第一波。
后面还有美国劳动力市场过热,引发国内通胀,特别是租金、服务业价格的上涨,引发美国核心通胀卷土重来。
以及长线而言抑制3T因素逆转,全球通胀结构性卷土重来。
七国集团领导人希望在2022年底前为全世界接种疫苗,以试图阻止已经造成390多万人死亡、破坏
全球经济并颠覆数十亿人正常生活的
新冠
疫情。
ANZResearch在一份研报中表示:“最近的交通数据显示,随着疫情缓解,游客纷纷出行……对需求的
提振预计将强劲。
”他们指的是TomTom数据显示,15个欧洲城市交通拥堵程度触及疫情爆发以来最高。
ANZResearch分析师还表示,数据显示北美和欧洲大部分地区的道路交通恢复到新冠疫情之前的水平,这令人鼓舞,“就连航空燃油市场也出现了改善的迹象,欧洲航班密度在过去两周提升了17%。
”
疫苗接种提振了全球经济活动,需求回升速度快于供应,油市需要更多供应来满足需求。
美国投资银行
高盛集团称,预计布伦特原油价格今年夏季将升至每桶80美元。
高盛周四晚些时候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说:“疫苗接种率提高导致美国和欧洲外出旅行增加,上个月全球需求估计增加了150万桶/天,达到了9650万桶/天。
”高盛还预计,
石油需求将继续复苏,8月份全球石油需求将达到9900万桶/天。
参与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