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得住寂寞,耐得住顽强,也是把握
趋势的重要
因素。
耐得住寂寞,耐得住顽强的耐力不是
与生俱来的,而是在
深刻理解市场的基础上产生的。
我们已经知道,趋势
是由价格的
起伏构成的,它将使你的
资金账户上下波动。
能否承受资金的起伏,是你能否坚持
顺势而为的重要因素。
全球化也要
受影响?通过
苏伊士运河运送的像
液化天然气,还有
石油,能占到全球能源航运总量的5%~10%。
在全球通过
海路
运输的石油中,有大约30%是通过苏伊士运河完成的。
如果河道拥堵
久拖不决,可能导致石油价格提高10%,甚至更多。
另外,全球8%的液化天然气运输经过苏伊士运河,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提供商卡塔尔
运往
欧洲的天然气产品,基本都要经过该运河。
如果堵塞持续两周,大约有100万吨液化天然气可能会推迟运往欧洲。
中国预防性
储蓄将会释放 多余的储蓄是多少呢?相当于一年消费量的5个百分点。
从历史经验来看大规模传染病对大家造成消费心态的冲击会有,但是慢慢会消散,预防性储蓄的释放会有一拨。
比如说2003年“非典”老百姓也有预防储蓄,因为不敢出去了,后面慢慢“非典”得到控制之后,储蓄率又回归常态,从这个角度来讲,不管是就业的
复苏对收入的带动,还是消费者自己建立起来的荷包里的防线
有一些额外的储蓄,都有利于消费在下半年的继续复苏。
制造业
投资信心在复苏 第二个动力就是制造业投资,这一块我觉得看的是比较明确的,由于
出口带来的强劲的溢出效应,中国的企业对制造业投资的信心在复苏,从几个指标可以看出来。
第一,中国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处于9年以来的最高点,忙不过来的,订单太多,当然要投资,要
不就改造产能,要不就扩张。
第二,从全球范畴来讲,这次
疫情实际上中国的表现可能是证明中国制造业的韧性通过了
大考,因为去年全球生产链几乎都停滞了,只有中国一家独好,确保疫情停产时候有一个安全港。
现在各种新兴市场,由于新冠疫情出现了变种,疫情再次扩散,全球供应复苏又面临重新的挑战,所以出口订单继续转移到最为稳定可靠的中国供应链来,中国占全球出口的份额,在疫情之前是13%左右,去年上升到15%,今年头四个月进一步上升到16%,目前看起来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是历史高位的。
有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大幅进口工业机器人,车床设备,这些已经从我们的进口指标上可以看出来了。
同时尽管最近几个月金融和社会融资总量指标在
回落,但是企业中长期跟制造业投资相关的需求是非常稳健的,这几个指标都显示了制造业投资在复苏。
我们估计今年制造业投入回升到12%左右,即使以两年的复合同比增速来讲都会超越疫情之前的投资轨迹,就是因为疫情实际上是一个大考,中国的产业链跟海外的对比,夯实了中国制造吸引力,提升了大家投资于工厂制造的信息。
这是我们觉得为什么今年经济还会有9%的GDP增长,就是来自于消费和投资。
如果年内月平均环比
不超过0.2%的话,那么
美国CPI同比高点就将在5月出现市场动态:大宗
反弹、
黄金超买、美股加速流入、核心PCE同比创1992年以来新高资产表现:大宗>股>债;大宗反弹,
利率回落。
过去一周,美元计价下,大宗>股>债,创业板、原油、沪深300、
巴西股市、铜、天然气
领涨,欧美股市上涨,黄金走强;VIX
领跌,日本国债、日元下跌。
板块层面,
汽车与零部件、半导体、耐用消费品领涨,公用事业、生物科技、家庭用品领跌。
美元指数持平,人民币大涨,利率小幅回落。
参与评论(0)